[平房区政协]开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专题视察

来源:平房区政协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

按照《平房区2023年度政协协商监督工作计划》安排,5月24日上午,平房区政协开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专题视察活动。区政协主席王荣、区政协副主席李长征、区政协部分委员、区生态环境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视察活动。

委员们实地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曙光路城市雨洪排口和平房垃圾填埋场,详细了解我区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委员们听取该所污水处理厂主体规划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污水处理流程。在曙光路城市雨洪排口,委员们对平房区注重吸取特大洪涝灾害教训,加快排水设施建设,高水平维护定期开展清淤,消除两污错接混接实现两污分流的做法给予肯定。在平房垃圾填埋场,委员们围绕安全管理、渗滤液处置和存量垃圾填埋情况同现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对环保、城管部门坚持24小时严格把控设备运行和数据指标监测,加强环境隐患问题排查,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方面的工作成效表示赞许。

在协商交流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刚关于平房区近三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工作通报。委员们了解到,平房区坚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精准依法治污为方法路径,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提前超额完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委员们对平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做法成效给予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就创新园区型碳排放规划、固废垃圾转化利用产生经济效益以及垃圾填埋场“零存量”处理,土地转化工业用地招商增值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委员们建议:加强环保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责任;发行承销绿色债券,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或绿色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固废垃圾资源利用变废为宝,经济、环境双发展;强化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建立部门联合查处机制;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监管能力;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实化督查督政,严防各类环保督察问题反弹回潮;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管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等。

微信截图_20230525093258.jpg

王荣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共同富裕最靓丽的底色,关系着人类的共同命运。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以高度责任感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建设政治责任。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强化责任担当,通过责任压实制度化、保驾护航法治化、宣传引导常态化,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筹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龙江”之路,为我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样板区”提供助力

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一要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效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方案,加强源头治理,研究科学对策。二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发展措施。加强对企业环保业务的指导,规范环保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促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三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效能。聚焦环保主业抓培训,突出专业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环保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四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联防联控机制,深化拓展“河长制”“点位长制”工作模式,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及时有效处理。五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环保教育力度,提升市民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挖掘体制机制改革动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建设责任担当。要切实做好环保垂改“后半篇文章”,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服从垂改各项要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局要承担起指导、监督、协调、督办的责任,立足于全区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不断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促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敢担当、能负责、形成工作合力。

微信截图_20230525093313.jpg 

李长征副主席主持协商交流会。他希望区生态环境局切实担起责任,积极攻坚克难、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和采纳政协委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将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政协委员也要聚焦生态文明领域重点问题,把握重要时点、节点,更多地深入调研,了解政情民意,认真履职尽责,多建言、多协商,聚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带头人,为我区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同提质增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