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安排)

来源:平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时间:2024-03-0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2月21日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平房区人民政府区长  于  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平房区建区70周年、哈经开区获批国家级经开区3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千方百计强信心、扩内需、防风险,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带一路”整车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并启动改造,一汽轻型车恢复生产,东方基因、中科纳米等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成功落地,东安动力新能源混动基地、天海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国生生物、360城市安全大脑等新经济项目建成投产。哈经开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以我区为核心获批国家级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环大学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蓬勃发展,深海未来产业示范区正式揭牌,黑龙江卓越工程师学院获批成立,恩维新型动物疫苗、星云基因“云智一号”关键技术全球领先。云容科技企业孵化器晋级国家级孵化器。东盛金材新三板挂牌,思哲睿获评福布斯中国“独角兽”企业。

——向北开放取得新成效。自贸区协同发展先导区顺势开局,与中白工业园、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达成战略合作。启用全省首个赴俄签证服务试点窗口,开设对俄人民币跨境结算咨询窗口。首批37家企业入驻向北开放总部基地。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14.5亿元、增长31%、占全市43.3%。

——智慧治理取得新成效。智慧社区标杆工程圆满收官,试点经验全省推广。数字政府联合创新中心创立,打造华为云数字政府应用全国样板,智慧治理正在公安、应急、民政、教育等更广领域发挥效用。我区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荣获数博会公共大数据优秀成果奖。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激活力强动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发展信心全面提振。召开加快高质量发展大会、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高质量发展50款”“人才振兴10条”等助企政策。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全覆盖,解决企业诉求191项。争取企业中长期贷款授信额度2.31亿元,兑现政策扶持资金4.77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18万户,同比增长31.9%。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举办促消费活动53场,开展线上直播带货377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超过50户,老哈食品等企业获评龙江“老字号”,领航数贸入选全国商贸物流重点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产业优势加速集聚。联合飞机、寒地中医儿科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落地,实际利用内资253.3亿元,同比增长44%。22个省百大、5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高于全市16.5、41.5个百分点。哈飞工业成为全省唯一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企业,鑫华航空成为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艾瑞排放入选全国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航发东安被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单位。

(二)抓变量育新机,创新体系日臻完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龙哈数智联盟成立,哈尔滨超算中心挂牌运营,“硅立方”算力满负荷运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87个,东安实业、瑞兴科技新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户企业10台(套)产品被认定为全省首台(套)新产品,哈飞AC332直升机首飞成功,东安涡轴-16发动机首批交付。创新质效扎实提升。鑫华航空、科锐同创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宝钢制罐、哈电动装等5户企业入选全国绿色制造名单。哈电阀门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国裕数据等3户企业获评黑龙江省第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益海嘉里等5户企业入选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东安汽发、百威啤酒认定省级智能工厂,瀚霖科技等15户企业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安宇迪等11户企业入选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大金涛等3户企业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我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建设试点县(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品牌模范区。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增至90%,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专利突破1700件。东轻公司锻造生产线改造、维科生物动物诊断试剂等科技创新转化项目落地建设,珍宝制药抗肝癌创新药物进入一期临床,星云基因合作研发的上呼吸道病原体自助检测终端投放使用。爱威尔获评“中国VR企业50强”。

(三)建机制搭平台,改革开放纵深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推行“清单管理、定制服务”审批新模式,推动整体审批周期提速60%以上。全省率先推出“信用代证”举措,全市首创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平台。“政商沙龙”“现场会办”“敲门行动”解决企业难题102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700万元。联合15家银行组建金融服务队,首贷金融服务中心新增贷款76户、2.14亿元。政企协作成效明显。央地合作持续深化,协同央企争取总部项目、产品、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东轻提质增效技术改造、哈电动装一体化屏蔽主泵实验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国有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不断完善,引入正泰集团持股哈经平供电公司。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2.89亿元。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出访港澳,与全港各区工商联、澳龙总商会等开展合作。加强开发区合作,与昆山经开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实施共建。动漫基地与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西安创业城产业园开启战略合作。汇聚家乡人气,二十四中70周年校庆成功举办,同学录、朋友圈持续扩大。举办服贸会龙江平台经济论坛、生物经济高端对话,在中俄博览会、投洽会等国际国内重大展会设置专题展台、开展招商推介,促成哈数发与俄罗斯企业、葫芦大数据与因美纳等企业深度合作。

(四)优布局促协同,产城融合深入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年度重点城建项目39个,一批教育、医疗、文化、市政道路等重点工程建成投用,公社大街升级工程主体完工,新疆大街示范街路启动建设。改造老旧小区77.5万平方米、燃气室外管网8.6公里、老旧供热管网33.3公里。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年度整改任务,“林长制”“河湖长制”落实常态化巡查,黑臭水体全部治理。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城区影响日益扩大。成功举办国内外冰上体育赛事和省运会、省残运会比赛项目。南城一小(原新华小学)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被授予“冰球摇篮”称号。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靓丽开馆,振兴园、冰雪乐园开放,平房人民拥有了自己的大雪人、网红滑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持续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参观人数屡创新高,平房干部、群众展现了充分的热情和温暖。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全面推行五级“田长”体系,改良耕地10.5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44个,兴尚农业、哈南农开等投资建设鲜食玉米、鲜食蔬菜、肉类加工生产线17条,“绿牧山”“绿品滋”等产品市场畅销。实施村屯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700余万元。哈达村污水处理智慧化运维管控技术全国推广。

(五)办实事解难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底线兜牢兜实。城镇新增就业25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7万元,创建全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3家。平房“航空人”荣获省首届劳务品牌大赛一等奖。秦世俊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困难群体应助尽助,我区荣获首届“龙江慈善奖”。为606户回迁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证,380名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多年未竣的玖郡项目“保交楼”实现进户。公共服务提质提标。完成两家综合医院重症学科建设,区人民医院与哈医大二院、哈医大三院等开展“医联体”合作。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获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二十四中新校区、南城三校建成投用,8所中小学梯次腾迁,区域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平盛、新伟2个托育项目新增托位250个。“嵌入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街镇全覆盖。为136户特困老人配备智能适老化设备680件。增建平新、兴建、建安街道老年人照护中心,康馨养老院建成投用,奉君养老院一床难求。我区通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复评。平安建设有力有效。建成新疆大街、新疆西路街面警务站。创建“五无”平安社区35个,全区可防性发案率下降61%。区公安分局创造了高清视频监控从发现入区到抓捕仅用5分钟的记录,破获的制售假冒测温枪案入选公安部五大典型案例。扎实推进“两个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54.5%。食品药品监督再上新台阶,区市场监管局荣获“全省药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化解信访积案101件,连续5年实现进京非访“零”登记,“平房做法”被国家信访局评价为新时代龙江版“枫桥经验”。同时,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六)提能力转作风,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落靠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2件、政协委员提案84件,满意率100%。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通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东福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能力作风建设再上台阶。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四下基层”,践行“浦江经验”。全省首创“131热线”工作机制,民声热线成为百姓希望线幸福线兜底线。全市率先完成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五经普”清查工作顺利完成。压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00万元,牢牢守住“三保”底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应对洪涝灾害、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保证人民安心暖心、安全周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23万平房人民的包容支持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形成了同心、同向、同行的生动局面。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就地利用全市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不充分;产业发展对全市经济支撑不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亟待增强;面对哈尔滨火爆“出圈”,城区功能的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整体提升;干部的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争先意识不强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按照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围绕建设“六个龙江”和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核心区”,创新引领之都、向北开放之都“示范区”,冰雪文化之都、创意设计之都、宜居幸福之都“样板区”,现代农业之都“特色区”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四区”融合发展机遇,加强“三实”优良作风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龙江、哈尔滨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中谱写精彩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保持协调增长。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硬道理,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在高质量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挑大梁、作表率。具体要实现“六个新突破”: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紧盯科技资源就地利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坚持企业出题、科研答题、市场阅卷,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需求,扎实推进环大学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振兴实现新突破。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抓好科技创新关键,把握产业升级方向,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全面提升三次产业质效。制造强区实现新突破。加快新型工业化,推进航空航天、汽车整车、智能农机、冰雪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制造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向北开放实现新突破。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更好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协同发展先导区等平台作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对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外资外贸水平。环境提升实现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营商环境由全市领先向全国一流对标。宜居幸福实现新突破。统筹城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实施不少于100个民生项目,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把暖心事暖到群众心坎上。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锻造长板优势,壮大主导特色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年”活动,建立“园区对接、部门承接、招商跟进”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环大学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集聚,加快组建哈兽研先研院,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三位一体的研发机构。实施“揭榜挂帅”,推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动建设东安增程动力系统研究院、东盛金材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市级以上创新机构突破200个。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千企技改专项行动,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支持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企业技改项目100个。实施“数改智转”行动,发挥龙哈数智化产业联盟优势,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强龙头、大配套、强链条、壮集群”满园工程,推进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制造业规模加快壮大,推动航空产业向千亿级迈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信创产业,引进海康威视、安恒信息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百亿级生物谷,推进哈兽研与东方基因合作动保检测中心、海澳华生物医药及精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等项目建设。依托“冰天雪地”资源优势,发展冰雪装备、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加快布局“陆海空生”未来产业,抢占民用航空大部件备份、深海工程、核电装备、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发展赛道,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二)增强信心底气,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加快项目建设。对接国省战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坚持“四个一批”,全年推进省市重点产业建设项目50个以上。加快“一带一路”整车、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阿拉丁健康医药产业园、田美药业数字化智能工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国能热电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有效激发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深挖消费潜力。围绕新疆大街地铁站商圈,持续丰富红旗茂商场多元业态,促进公社大街消费街区升级,提升“哈尔滨啤酒嘉年华”。活跃夜间经济,引导公园休闲度假,促进南北厂商圈互动。支持哈啤、可乐、格瓦斯培育国货“潮品”,鼓励裕昌、天手、对青鹅业等老字号名优品牌开辟营销新模式。

提高招商质效。完善产业招商图谱和资源清单,进一步健全“园区+专班+招商”机制,提升产业链招商、校友会招商、商协会招商成效。用好亚布力论坛、太阳岛年会等平台,加强推介对接,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引入更多头部企业。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对接合作,深化龙粤、深哈对口合作,强化与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合作。落实省市区人才政策,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三)协同创新提升,持续释放改革开放红利。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兼容并蓄、敢为人先,全面激发社会活力。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完成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扎实推进经开区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制模式,焕发开发区活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服务党政决策部署能力、服务市场创造市场能力,完善区属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科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与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联动,做好与黑龙江自贸区三个片区、两个协同发展先导区对接,全面复制自贸区成功案例。加快对俄合作产业园项目建设,提升向北开放总部基地承载能力。推动设立俄罗斯海参崴商贸合作代表处,推进保税仓库、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在汽车及零部件、大宗农产品、信创产品等领域加强对俄合作。

持续推进央地合作。建立央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围绕龙头央企召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对接会,支持央企、民企互动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加快推进大型货运无人机系统研制、航空航天特种铝合金锻造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移动数据中心三期、大唐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开工。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行政审批中心提档升级,拓展“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完善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数字平台。统筹推进“办好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办理、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跨城通办”等改革举措,创新“信易+”场景应用。开展“益企扶商”系列活动,加快落地国家和省市惠企政策,增强企业获得感。

(四)守护绿水青山,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家园。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切实提升宜居幸福指数。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落实空气质量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完善45家企业应急减排措施,推进1吨以上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有效深耕还田,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巩固秸秆禁烧成效。守住马家沟、何家沟绿色源头,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建设美丽幸福河湖。落实巡田制度,实施退化林修复,完善全过程监管执法体系,全力以赴保护黑土地。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政策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加强绿色技术产品供给,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典型,夯实工业低碳发展基础。探索实施“源网荷储”项目,加快完成云计算产业园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补植新植林木,保护古树名木,持续提升人均绿化率,打造哈尔滨“南部绿肺”。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动全域村屯创建省级精品村、市级示范村。统筹把握美丽宜居、工业文明、业态多元的特点,改进平房镇老江南中环路及工业园A区周边环境,以点带面作出近郊乡村美丽样板。支持新华村实施艺术村落改造。完成2处重点易涝区排水设施建设,加固工农、东沟等5座危桥。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保证粮食稳产增产。鼓励支持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平房农业特色品牌。

(五)统筹办赛兴城,着力厚植文明城区底蕴。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传递冰雪文化基因,彰显城市人文魅力,全力服务保障哈尔滨办好亚冬盛会。

着力打造城市客厅。完成新疆大街、公社大街提档升级,一体推进地铁站周边综合整治和业态更新。开通太平国际机场公交专线,推动平房机场功能提升。因地制宜实施“绿地提档”等扮靓工程。推动哈南第十六大道京哈连接线贯通,争取哈五路纳入全省公路改造计划。

着力擦亮冰雪招牌。坚持节俭、安全、环保标准,统筹推进亚冬会场馆改造和周边环境提升。叫响“冰球摇篮”,持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实施冰球“雏鹰培训计划”,培育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完成体育公园建设。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开展“喜迎亚冬”系列主题宣传和文艺展演,点燃冰雪热度,汇聚亚冬人气。

着力丰富文化内涵。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扎实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核心,拓展文旅产业发展。依托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办好冰雪造型艺术大师作品展、冰雕大师赛,讲好冰雪故事。挖掘哈尔滨啤酒博物馆、夏青文化艺术馆、奥禹冰壶运动中心等场馆文化价值,打造工业+冰雪研学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文旅功能持续提升。

(六)做实天大小事,精准托起群众美好生活。把千头万绪工作的主线放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上,把千家万户幸福的基点落在百姓关心、群众关注上,用心用情用力干好每件事。

精准保障基本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80人。设立企业“人社服务专员”,解决企业用工、群众求职双向需求。持续推进群众社保、医保扩面。完成城乡低保、特困补助提标,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精准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教室等教学实践阵地,丰富冰雪体育优质课程资源,打造冰雪教育特色示范区。支持驻区高校、职业高中与区内产业、企业融合发展,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改造平新、兴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中医院。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进三处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建设,推动博康养老护理院投用,开发企业退休职工智慧化服务系统。建设儿童友好城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惠民文化活动。

精准破解急难愁盼。推进2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家庭4765户。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妥善化解信访及历史遗留问题,接续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建立区级便民热线工作联动机制,强化热线办理、反馈、监督闭环管理。把“天大小事”平台升级成综合性服务平台。拓展法律援助服务领域、范围,持续开展法援惠民。

精准完善治理体系。坚持需求导向,拓展智慧社区功能和服务场景。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推进双拥模范城区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打造“雪亮工程”升级版。依托360城市安全大脑,助力建设“无诈龙江”,护佑企业和群众的网上安全。

精准防范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剖麻雀、以案促治,明责任、强监管、建台账、消隐患。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惯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支出不少于10%,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守住本分。大力弘扬“三实”作风,完善“四个体系”闭环工作机制,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定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对标打造“两强四型”政府抓落实。坚持政治强、本领强和开放型、服务型、高效型、勤廉型政府标准,强化政治建设,锤炼一支有使命、在状态、善作为、勇担当、能打赢的干部队伍,增强谋发展、抓落实、解难题的本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定信心、刚健自强,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要不负时代、勇担使命抓落实。树牢省会意识,强化省会担当,努力打造产业振兴主阵地,争当工业强省排头兵。加快“四区”融合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决扛起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协同发展先导区的使命担当。践行正确政绩观,以时代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实绩实效向全区23万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各位代表,振兴发展的号角已吹响,时不我待的征程已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谱写平房区、哈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篇章!

名词解释:

1.“平房做法”:指以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创建为引领,对标“枫桥经验”,形成了“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担当作为、创新机制、警信融合、为民解难、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平房做法”。

2.“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浦江经验”: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4.“131热线”:指打造民生诉求服务一个系统,建立热线进社区常态化、部门进热线制度化、结果反馈互动化三项机制,推出《民声热线专报》一个载体,助力民生热线服务质效“一键升级”。

5.“四个一批”:指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

6.“信易+”:是守信激励的具体举措,由政府倡导,市场主体参与,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信用便民惠企,提供在金融、出行、购物、旅游、就医等领域的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