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
人口状况
1949年以前,平房区的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1949年建立工业区后,逐渐形成城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由于行政区划变更,建区后的1956—1957年、1960—1971年不含郊区人口。其余年代含城乡人口两部分。
平房区人口发展,基于机械增长、自然增长两方面因素。从有人类开发平房(不含金代)至今,人口的机械增长,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清代,汉族流民流入、满族旗民的移入为人口发展的初期;1948年,特别是1949年开始至60年代的工业区建设,为人口机械增长的高峰期;70年代至1990年,机关、企事业招工、毕业生分配、转业军人安置等,有部分外地人口移入,但是人口机械增长速度缓慢。平房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大体可分为1949年解放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期;解放后,特别是1953年建区后至60年代初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期;1964年后逐渐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个阶段。
受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因素影响,平房区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由低速发展到高速增长,由高速转向低速增长,并持续低速发展。从有记载的1911年(清宣统三年),到1948年的37年中,年均增长人口近300人(包括沦陷时期,侵华日军占领平房期间移入的机械人口)。1952—1964年,人口机械增长、自然增长速度都很高,13年中,年均增长人口8 600余人,是1948年前,年均增长人口的28.7倍。1964年广泛推行人口控制措施后,到1990年,25年间,年均增长人口800余人,比1948年前,年均增长人口高1.7倍;比50年代至60年代初高峰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9.75倍。
1949年前,平房区人口分布在各村屯,大村密度较高。1949年后,人口分布高密度区转入城区。人口性别结构,由男性较多,趋向平衡;文化结构,由文盲、半文盲较多,趋向普及中等文化,并向高层次演变。民族构成,由清代的汉、满两个民族,增加到拥有18个民族。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的各方面素质迅速提高。
2017年,平房区总户数70995户,户籍人口160686人,其中,男性79306人,女性81380人。出生落户1304人,死亡注销1696人。迁入1209人,迁出971人。
2018年,平房区总户数71652户,户籍人口159890人,其中,男性78722人,女性81168人。出生落户1098人,死亡注销1619人。迁入1981人,迁出1177人。
2019年,平房区总户数103671户,实际人口210000人左右。
2020年,平房区总户数为72903户,户籍人口158315人,其中男性人口77524人,女性人口80791人。城镇人口132035人,农村人口26280人。出生落户921人,死亡注销1781人。迁入人数1383人,迁出1057人。
2021年,平房区总户数为73171户,户籍人口156797人,其中男性人口76672人,女性人口80125人。城镇人口131222人,农村人口25575人。出生落户787人,死亡注销1722人。迁入人数2319人,迁出1907人。
2022年,平房区总户数73308户,户籍人口156110人,其中男性人口76269人,女性人口79841人。城镇人口131185人,乡镇人口24925人。出生落户738人,死亡注销1658人。迁入人数376人,迁出902人。
2023年,平房区总户数73057户,户籍人口154122人,其中男性人口75154人,女性人口78968人。城镇人口129787人,乡镇人口24335人。出生落户617人,死亡注销2153人。迁入人数1558人,迁出人数1231人。
人居环境
2014年,我区科学实施城市道路标识系统一期建设,首批布设具有哈南独特风格的导视牌75处,现代城区形象进一步凸显。全年整修道路82条,修建农村路桥近7公里。城区新增绿化面积5600㎡,绿化覆盖率达48.2%,农村植树造林400余亩,“绿色哈南、清新空气”观念深入人心。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28950㎡,清理背街背巷卫生死角285处、居民庭院900余个。对总建筑面积17.4万㎡的老旧住宅进行维修改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深圳玉禾田公司全面负责新空间118万㎡的道路保洁,城区一、二类街路实现了常净常新。投入731万元购置环卫作业及清冰雪机械化设备48台,为历年最高。组建乡镇保洁、执法队伍,构建统一垃圾收运体系,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015年,我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一网三库”基础平台建设,铺设万兆光纤环网30公里,架设智能高清摄像头 152个,在广场、商场、公交站点等8处公共场所设立免费wifi区域。开发手机移动端app“乐活哈南”和“天大小事”并投入试运行,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智能化、便捷化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东轻广场环境改造和功能提升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哈尔滨啤酒博物馆、夏青文化艺术馆建成开放。在国家、省市全力支持下,全面启动七三一遗址综合性开发保护工程,罪证陈列馆新馆开工建设,旧址核心区域内非文物建筑征收工作顺利推进,挖掘打造了我区集文化展示、对外宣传、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核心地标。
2016年,依法取缔占道摊点和流动商贩2800余人次,清理店外经营行为5100余次。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应对雾霾、扬尘等重污染天气,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深入开展黄标车治理,全域严禁秸秆焚烧。持续深化智慧城区建设,光纤环网延伸至35公里,“乐活哈南”三期工程顺利完成,实现了在线购药、预约办事等民生服务网上办理和社区服务市场化运营。新增人脸识别视频点位97处,“平安哈南”技防天网更趋完善。
2017年,平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8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16元,同比增长9.8%。南秀、联谊棚改居民回迁进户,城市棚改项目安置任务全部完成。秀水名苑(三期)农民回迁房项目竣工并在年底前启动回迁进户。维修老旧住宅2万平方米,建文小区、联谊街等给排水工程完工。分批次办理历史遗留房地产项目不动产登记,1321户居民已领取不动产登记证。三大类市级燃气管理行政事权下放我区,碧水湾(二期)住宅小区1488户居民陆续开栓供气。哈南城市运营服务中心项目通过专家审核,即将公开招标。免费WiFi区域新增40个,建成全市首个免费WiFi公共场所全覆盖城区。“乐活哈南”App版本不断更新,多元化服务更加深入人心。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全市最低,安置就业1.68万人次。哈南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定址开建,残疾人网络就业培训工作室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裁一体化平台,仲裁金额逾2000万元。城乡低保和困难救助再次提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继续扩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全区3星以上和谐社区增至22个,城市千米社区比例达到36%,农村社区用房面积平均超过400平方米,撤村建居取得实质突破。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新修道路2350延长米,安装路灯308盏,哈达村景观路风貌初显。完成平房镇两村三屯自来水改造,2200余户农村居民受益。
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大气环境治理成效不断彰显,淘汰完成20蒸吨(含)以下燃煤锅炉100台,东轻公司供热系统煤改气项目正式投运。新建2个秸秆压块站,投资700余万元购置大型农机设备22台,玉米收割、秸秆还田、土地深翻“三步联动”,全部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土地深翻,秸秆禁烧“零火点”。从严整治露天烧烤,基本实现城区无露天烧烤。水环境治理精准发力,何家沟南岸雨污分流维修改造工程、联谊佳园排水管线工程、马家沟平房段污水管线建设工程完工。河湖长制进一步落实,累计清理“两沟”岸线5公里、河滩地3.5万平方米,平毁小开荒近6万平方米,植树4万余株。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启动工农村垃圾场修复工程,垃圾中转站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村屯新配置勾臂垃圾箱87个,“村收集、镇集中、区拉运”的农村垃圾一体化收运体系持续优化。认真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质量核查等工作有序推进。
2019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承接省级事权275项、市级事权244项,新区审批“二号章”启用。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事项达到95.2%,可网办事项达到99.18%,一次办理事项达到98%。新登记市场主体5106户,增长8.5%。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地铁1号线三期载客运营。 “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通过国家工作组验收。城区违法建设存量清零,废弃闲置烟囱和水塔应拆尽拆,废品收购站全部治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31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1.5%,连续16年保持全市最低。
2020年,打造政务服务改革新品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政务服务三年专项行动,24小时综合政务服务自助大厅正式投用,“平易办”“经快办”智能审批系统上线运行。641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只到“一扇窗”、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事项达到97.6%,37项高频堵点审批事项实现“秒批”。在全省首推“场景式服务主题”事项,公布事项120项,推动“办事不求人”事项800项。创建“无证明城区”,提交证明材料由50项减至2项,全省推广平房做法。社会投资类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在20个工作日以内,其他工程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在50个工作日以内,鑫华航空、旭通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
2021年,“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办不成事窗口”“免申即享”等改革事项全省首创,“秒批”“免跑腿信封”等改革经验全市推广,“平易办、经快办”服务平台开通运行,“政务e站”在园区开办,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务平台数据赋能奖。“紫丁香计划”加快推进,上市孵化平台培育辅导重点企业22户。园区服务能力不断加强,A区及北部热源厂配套设施改造升级,云计算产业园变电站等重大电力基础设施建成,要素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022年,集中推出“免申即享”等30项“清单式”改革举措,信用代证、涉企检查备案、重点项目定制化审批等10项首创制度在全省复制推广,解决各类企业诉求1200余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组建七大集团板块,在全市率先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电力资产统一运维管理,供热板块独立运营,区属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8%。常态开展政企会商,创新“首贷窗口”,搭建全面质量服务平台,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威帝电子等5户企业进入全省数字经济民营企业20强,鑫华航空等15户企业入选全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50强,东盛金材等9户企业成为龙江质量品牌优秀民营企业50强。北交所、全国股转中心在我区落户省级基地,协同深交所基地共同打造龙江上市孵化平台。出台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扶持政策,国铁科技登陆A股科创板,科能熔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成功复制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30项,俄罗斯跨境供应链产业基地成立,跨境电商B2B海关监管新模式落地。同昆山、旅顺、北屯等开发区建立伙伴关系,打造与东部、西部地区战略合作走廊。
2023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推行“清单管理、定制服务”审批新模式,推动整体审批周期提速60%以上。全省率先推出“信用代证”举措,全市首创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平台。“政商沙龙”“现场会办”“敲门行动”解决企业难题102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700万元。联合15家银行组建金融服务队,首贷金融服务中心新增贷款76户、2.14亿元。政企协作成效明显。央地合作持续深化,协同央企争取总部项目、产品、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东轻提质增效技术改造、哈电动装一体化屏蔽主泵实验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国有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不断完善,引入正泰集团持股哈经平供电公司。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2.89亿元。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出访港澳,与全港各区工商联、澳龙总商会等开展合作。加强开发区合作,与昆山经开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实施共建。动漫基地与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西安创业城产业园开启战略合作。汇聚家乡人气,二十四中70周年校庆成功举办,同学录、朋友圈持续扩大。举办服贸会龙江平台经济论坛、生物经济高端对话,在中俄博览会、投洽会等国际国内重大展会设置专题展台、开展招商推介,促成哈数发与俄罗斯企业、葫芦大数据与因美纳等企业深度合作。
经济情况
2014年,哈南新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趋势规律,从哈南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着力培育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了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哈南核心区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两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平房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收入5.26亿元,增长 6.9%,增幅列全市第二。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平房区(哈经开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顺利实现了哈尔滨新区建设高效起步和“十三五”良好开局。预计哈南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内资到位额245.6亿元,外资到位额11亿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87亿元;预计平房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18%(按可比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同比增长10%,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下,新一届政府认真落实《哈尔滨新区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建设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的核心任务,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五个核心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预计2017年平房区(哈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内资到位额304.6亿元,外资到位额13.34亿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5亿元;预计平房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2017年,平房区(哈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新签约重大项目突破100个,总签约额超过680亿元。超亿元产业项目开复工51个,长安福特汽车、本特勒建安、宝钢制罐等主导产业项目正式投产。打造全市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兴建省内首个大数据应用产业园,积极促进哈飞汽车改革重组。中铝龙江铝镁产业园、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总部大厦项目全面复工,京东电子商务综合配套基地、普洛斯现代物流园二期等商贸物流项目加紧推进,松雷文化商业中心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
2018年,哈经开区、平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千亿元,同比增长10%;内资到位额285亿元,同比增长6%,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3.7亿美元,同比增长5%。哈经开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考核中位居东北三省一区第一位。
2019年,哈经开区、平房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减税降费22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可比口径增长10%。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哈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
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同步增长。全区经济发展顶住了压力、稳住了“基本盘”、实现了正增长。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位列全市首位,成功获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